南昌三中国际部
优秀班主任 王楠楠
南昌大学现当代文学硕士
曾参与《精忠岳飞》制作研究及南昌大学博物馆主办、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协办“第二届中国外销瓷学术研究会” 工作
入选“江西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研究创新工程”省级课题研究发表国家级期刊及省级期刊各两篇
曾任南昌大学辅导员,兼就业规划教师,获“南昌大学优秀辅导员”称号
曾赴诺丁汉大学交流学习,交流期间取得良好成绩。在学习之余,我还关注着英国的时事政治、风土人情,切身体验当地“以人为本”的教育理念带来的双面影响,结合两国的教育理念,努力学习和构建适合中国孩子的教育方式
南昌三中国际部班主任、AP及A-level中文教师、留学规划教师
2017年,带学生赴美国曼斯菲尔德交流学习
鲁迅曾说
“教育植根于爱”
2012年,我从一名仅知晓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的学生,投身于南昌大学教育学院的教师行业,成为一名年轻的辅导员。刚工作时,懵懂地以为老师要有着严厉、不苟言笑的“威严”,才能成为梦想中那“大人的模样”。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,他们用快乐、爱、尊重融化了我的心。四年,我们如兄弟姐妹、如良师益友,在人生的道路上互相指引,共同进步。最终,都获得了最美好的成长。
在他们毕业与我相拥相泣的那一刻,我深深地懂得了“教育植根于爱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,将爱付诸于行动,将爱给予身边每一个学生,将爱用以构建这美好的世间,才是教育的成功。怀揣着这份宝贵的工作经历,我迈出了加入南昌三中国际部的坚定步伐,开启了这份爱与信念的教育之旅。
有一分热
发一分光
2016年,我进入南昌三中国际部成为了一名班主任老师,希望能在孩子们构架三观,人生面临重大转折时,给予他们最大的力量,“有一分热,发一分光”。

每一天,从早7:30到晚22:00,我都和孩子们共同学习着,进步着。在课上,我对他们秉承着“严师出高徒”的教学原则,但是大家可以各抒己见,畅怀大笑,也可以争执不下,高谈雄辩。不仅获得知识实践的体验感,也能在过程中得到自信和成长。在课下,我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都悉心关注,及时陪他们渡过每个难关,庆祝每个进步,换来了“楠姐”这一获得传承的幸福昵称。即使现在已经是“阿姨”的我,还在被孩子们当作他们的快乐姐姐。这份“根植于教育的爱”,在我们彼此心中生根发芽,悄悄地就开出了温暖的花儿。

三年来学生们眼神的稚嫩逐渐变得炯炯有神,行为的慌乱逐渐变得稳重踏实,目标的飘渺逐渐变得坚定不移。曾经为辛苦付出挥洒的汗水,为收获成功流出的泪水,为战胜失败咽下的苦水,一滴滴、一片片,化作国际部的精气神,鼓舞激励着一届届的学生,拼搏向上!
孩子们都在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,希望能争取到梦想中的学业成绩,带着国际部给予的期望,走出国门,继续传递着三中精神、国际部理念,成为为国争光的新一代好青年!

过去的那些美好仿佛是那些飘零的樱花,让人流连忘返。阳光将沉睡的过往慢慢唤醒,我和国际部孩子们的故事还在继续……